收藏本页 | 设为主页 | 随便看看

成都格兰仕空调售后服务维修点

格兰仕报修电话:028-83085150,上门维修:空调、洗衣机、微波炉。

网站公告
成都格兰仕售后服务维修点,报修电话:028-83085150, 400-666-1443,上门维修:空调、冰箱、洗衣机、燃气灶、热水器、抽油烟机、消毒柜。公司上门区域: 武侯区:望江路、磨子桥、跳伞塔、玉林、桐梓林、武侯祠大街、高升桥、内双楠、外双楠、红牌楼、火车南站、五大花园、航空港、航空路、清水河、小天竺街、金花镇、机投镇、洗面桥、科华路、高攀路、芳草街、衣冠庙、广福桥、肖家河、簇桥, 锦江区:盐市口、春熙路、合江亭、牛市口、九眼桥、莲桂路、海椒市、龙舟路、牛王庙、水碾河、新南门、成仁路、静居寺、川师、红星路、牛沙路、三圣乡、东光小区、东大街, 成华区:双桥子、万年场、猛追湾、新鸿路、建设路、府青路、八里小区、新华公园、青龙场、十里店、龙潭寺、五桂桥、二仙桥、驷马桥、圣灯路、SM广场、东风路、财富又一城, 金牛区:李家沱、九里堤、营门口、交大路、茶店子、抚琴小区、蜀汉路、黄忠、马鞍路、火车北站、沙湾、梁家巷、人民北路、花牌坊、水仙池、沙河源、一品天下, 青羊区:草市街、太升路、顺城街、草堂、浣花小区、外光华、府南新区、金沙、贝森、天府广场、长顺街、八宝街、西南财大区、内光华、人民公园、中医附院、白果林、同仁路、西月城街、宁夏街、新城市广场、文殊坊, 高新区:芳草街、创业路、神仙树、紫荆、南延线、中和、理想中心、肖家河、新会展、天府软件园、南苑、新北、大源村、大源、金融城、美年广场、天府长城、市一医院、天府大道、世纪城, 新都:三河、大丰、新繁、斑竹园, 郫县:郫筒、红光、犀浦, 温江:北部新城、光华大道, 双流:蛟龙港、华阳、东升、西航港、黄甲、九江、公兴、 龙泉驿,都江堰,金堂,青白江、新津、崇州、彭州。
产品分类
联系方式
  • 联系人:格兰仕客服
  • 电话:028-83085150
  • 传真:400-666-1443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大力引进高端人才 助力新经济发展
新闻中心
大力引进高端人才 助力新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17-12-24        浏览次数:691         返回列表                分享到:

成都市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吸引青年人才来蓉发展

核心提要

瞄准产业发展急需的“高精尖缺”人才,运用“互联网+”思维,实施“黄金眼”战略开展“线上线下”同步揽才,“线上”在全国率先运用大数据技术开发“大数据人才搜索系统”,实现对人才供需信息的动态把握、精准投放和有效衔接,有效提升引才的精准度和时效性,推动人才开发管理由传统模式向“大数据”模式转变。“线下”通过开展“‘蓉漂’人才荟”——走进名城、名校、名院(所)、名企系列活动等,广泛宣传成都人才新政、人才发展环境和人才发展机遇,引进成都产业发展急需紧缺青年人才、高层次人才。成都先导药物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进和其公司在成都发展的故事,就是我市引进各类人才服务促进新经济发展的一个典型案例。

前沿新故事

对人才的重视让他扎根成都 冲刺“万亿量级”的新目标

作为全国首家规模化应用DNA编码化合物库技术的企业,成都先导药物开发有限公司创立的DNA编码化合物库合成及筛选技术平台如今已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巨型“新药种子库”,并在我市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进程中,以更充足的能量冲刺“万亿量级”的新目标。

在成都创立先导药物开发有限公司之前,李进是全球领先的制药公司阿斯利康的高管,因为公司业务而常常回国的他,越来越感受到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在迅速发展。“有一次在成都参加生物医药行业会议时,听到业内人士的专业演讲,看到成都生物医药产业已具备良好的基础。特别是生物医药发展的人才、成本等各方面的优势,对创业公司也有很多的政策支持。我决定辞去阿斯利康全球化合物科学总监的职务,来到成都创业。”

生物医药行业对研发的要求非常高。最初回到成都创业时,李进的团队只有3个人,面临的困难也是他所没有想过的。“团队、人才、资金等都是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但我始终坚持要把技术做好,而且我相信这个技术是行业所需要的。”也正是在这个时候,省“千人计划”“蓉漂计划”的实施,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各级党委政府对创业企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为李进的创新创业增添了力量。截至目前,李进的公司已经拥有一支200余人的具备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优秀团队,其中博士占比近20%。李进带领团队在现有DNA编码化合物库的基础上,针对高潜力、高价值的靶点进行新药发现与开发,不断建立饱满的自主研发药物管线。李进说,希望经过一段时间,成都先导能为全球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提供新药,同时扎根成都推动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

“创业过程中遇到过太多的困难和挑战了,挫折多、失败多,做研发、做创新,在药物研发和创新领域,这是常事。在这个时候,市委组织部和相关市级部门给了我们很多帮助和政策上的支持。不要总想着自己一个人扛,要和团队成员、股东、政府部门之间建立起透明通畅的沟通机制。”李进说,要相信团队的力量,相信成都对我们的支持,大家一起共同来解决问题。李进告诉记者,公司现在已经拥有超过5000平方米的研发办公场地,其中75%以上为标准实验室,还于2016年在美国成立了全资子公司。现在,成都先导陆续与辉瑞、强生、默沙东、武田、勃林格殷格翰等国际大型制药公司,英国癌症研究中心、Scripps等国际顶尖研究机构,天士力、扬子江等国内药企达成合作。今年,公司签订的合同金额已超过24亿元人民币。李进说,现在平均每周都有来自各国的合作伙伴拜访洽谈合作。“随着公司规模不断扩大、团队不断扩张,我们又新增了一层实验室,并且计划明后年将公司搬至正在打造的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在这个李进一手创立起来的公司,拥有着独立自主知识产权技术——DNA编码化合物合成与筛选,能够加速创新药物的研发过程、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他表示,目前全球大型制药公司都拥有自己的化合物库和先导化合物筛选平台,但采用DEL(DNA编码化合物库)技术进行规模化研发的公司全球只有四家。“目前,成都先导创立的DNA编码化合物库已经是全球领先的巨型‘新药种子库’。”

发展新思维

为加快建设新时代现代化经济体系引进更多高素质人才

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加快建设新时代现代化经济体系,离不开打造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并具有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队伍。长期以来,我市人才工作始终立足改革发展“第一要务”,特别是近年来,围绕新经济发展等,紧扣产业转型升级的用才需求,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努力让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成为各类人才成才兴业的共同舞台,将人才的个人发展与城市发展置于同一坐标之上,真正实现同频共振。

早在去年2月,我市就以市委市政府“一号文件”出台《关于深入实施“创业天府”行动计划加快打造西部人才核心聚集区的若干政策》(简称“成都人才新政十条”),鲜明提出:加大引进人才资助力度。设立总额不少于20亿元的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对国际顶尖人才、国家级领军人才、地方高级人才分别给予300万元、200万元、120万元的资助。同时,拓展招才引智平台,持续举办“创交会”“海创荟”等系列活动。成功举办“创业天府行动计划——深圳行、上海行、美国行”等共四场赴外招才引智活动,吸引各类中高端人才2300多名,引进人才280名,进一步提升了成都创新创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今年以来,成都市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吸引青年人才来蓉发展。今年初,我市再次以市委市政府“一号文件”出台《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简称“成都人才36条”)。在针对引进国际高端人才方面明确提出海外人才可享受“国民化”扶持待遇,并针对海外人才特别是外籍人才来蓉创新创业,突破项目申报、商事制度等方面存在的相关障碍探索提出了系列改进措施。“‘成都人才36条’积极为外籍人才来蓉创新创业争取‘国民待遇’,充分体现了成都更加开放、更加主动的胸怀。”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项目申报方面,外籍人才申报市级科技项目、科学技术奖励时,可享受国内人才同等政策待遇,外籍人才的受奖范围不仅将适时扩大,还可担任评奖主体。在投资创业机制方面,对于进入离岸基地创新创业的海外人才,实行住所、经营场所分离登记,试行企业集群注册登记制度,探索外籍人才企业工商登记注册享受准入前“国民待遇”,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今年7月,我市以“不唯地域、不求所有、不拘一格”的新人才观为引领,制定出台了《成都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行动计划》(简称“成都人才新政12条”),提出了改革人才落户制度、实施人才安居工程、推行蓉城人才绿卡制度、开展全民技术技能培训等12条具体措施,针对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青年人才、高技能人才等不同人才群体分类施策,实现从人才强到科技强、产业强、经济强、成都强。

“先落户后就业”,放宽人才落户限制。鼓励大学生来蓉创业、鼓励在蓉大学生留蓉发展是市委市政府人才工作的基础。“成都人才新政12条”以更开放、更包容、更便利的理念,改革人才落户制度,推行“先落户后就业”的落户政策,放宽落户限制,提高落户便利性,努力打造最具包容和最具人性化的人才落户制度,鼓励青年人才来蓉创业就业,来蓉落户扎根,融入成都成为“时代风尚”。打破了以往“先用后引”的模式,进一步顺应广大“蓉漂”的热切期盼,旨在进一步增进广大“蓉漂”对成都这个“第二故乡”的融入感和归属感。自今年7月“成都人才新政12条” 实施以来,已有约10万名本科及以上青年大学生落户成都,进一步促进“人才红利”和“人口红利”叠加释放。

“先安居后乐业”,加大人才住房保障力度。安居才能乐业。为优化我市人才集聚环境,增强人才吸引力,“成都人才新政12条”把解决“蓉漂”安居问题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提出了人才公寓、公共租赁住房和企业自建倒班房等多种方式和途径的解决方案,加强人才住房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提供阶段性免租和期满优惠购买的方式予以保障;对急需紧缺的技能人才、管理人才等,按产城一体、职住平衡原则增加人才公寓房源,以租赁的方式向企业开放;对企业产业工人、技术工人,鼓励企业在不改变用地性质情况下,自建住房(即企业倒班房)解决产业人才大批量引进后的住房保障问题,确保让广大“蓉漂”住得上房、安得了家,为人才落户成都发展提供了“后勤保障”。成都市规划5年建设29万套人才公寓,目前已受理人才安居申请3051名。针对来蓉应聘的外地大学生,提供7天内免费入住的青年人才驿站,并为来蓉、在蓉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培训、城市融入、人才交流等公益性、综合性服务。目前已在全市22个区(市)县分别建立青年人才驿站,累计审核入住2158人次。

同时,通过搭建“蓉城人才综合服务平台”、举办“蓉漂”青年人才专场招聘会,为“蓉漂”精准提供就业服务,其中仅由市人才办牵头举办的专场招聘会就有2场,吸引青年人才2.5万人。建立“蓉城人才绿卡”制度,集合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发放首批“蓉城人才绿卡”296张,提供政务服务、创业服务、商务服务、生活服务四大板块24项服务事项。

9月20日,第一场“‘蓉漂’人才荟”系列活动在清华大学启动。在随后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已赴20个城市,50所高校、43家科研院所、52家企业,通过政策推介、人才招聘、高端人才交流与洽谈等方式,吸引高校青年人才1.3万余人。同时,通过美国硅谷、德国杜塞尔多夫、加拿大多伦多3个海外人才工作站、18个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在全球范围叫响了“蓉漂”品牌。成都还将邀请国内外知名高校大学生每年暑期来蓉开展“感知成都行”活动,通过市容参观、园区走访、企业实践、政策宣传,向世界各地知名高校大学生展示天府文化魅力,营造“让蓉漂成为时代风尚”的社会氛围,提升成都对青年人才的吸引力。(记者 侯初初 文/图